

3月22日晚,应厦门大学数据库实验室大数据百家讲坛的邀请,山东大学计算中心主任、软件学院郝兴伟教授以在线直播的形式作了题为《山东大学人工智能教育“1+N+X”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实践》的专题分享,吸引了全国超过42000人在线收听。

郝兴伟教授长期深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研究,在计算机通识教育领域成果斐然。在报告中他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回顾了计算机通识教育发展历程,强调其在培育学生计算思维、创新及实践能力方面的历史使命。在谈及山东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的“1+N+X”课程体系时,郝兴伟教授表示该体系旨在通过分层次、分类别教学,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实践方面,山东大学通过开设《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基础》等核心课程,举办AI前沿技术系列学术讲座及开展项目式管理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与人工智能应用水平。此外,学校推出的“智能计算与软件编程”微专业,围绕软件系统开发全生命周期设计课程,依托产学研合作,对接实际应用需求,着力培养具有计算思维、扎实编程基础与智能计算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郝兴伟教授还着重强调教育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山东大学建设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云桌面实验教学平台及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与实验环境。同时,基于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的数字教师和智能助教投入应用,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
报告结束后,郝兴伟教授与在线观看直播的高校教师展开深入互动交流。教师们就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问题进行讨论,郝兴伟教授逐一详细解答。参与交流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更多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图:郝兴伟 责任编辑:周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