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2019年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大学优秀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省级重大项目,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教学方面,获国家/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等。育人成果突出,1人次获得国际计算机学会(中国)优秀博士论文、1人次获得ACM中国新星奖、2人次获得省优秀学位论文、3人次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等。
许信顺教授事迹介绍
事迹一: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方面
(1)构建学生培养体系,不断取得新成果
该同志构建了“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通过课程改革深化课程思政,弘扬中国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文化知识教育方面,深挖专业课程的内涵,推动专业教育与社会的结合;社会实践方面,以解决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研任务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术和实践创新能力。形成了“三育”的育人经验:科研成果育人、科研精神育人、科研实践育人。
在教学和育人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深度学习”课程被评为山东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人工智能+X”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入选山东大学人培养改革项目;“面向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入选山东大学首批“数字能力公共课程”,并被山东大学报道(山大视点相关链接: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445/172679.htm)。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个人获全国高校计算机优秀教师奖,山东大学优秀教师;软件学院获得2022-2023年度山东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育人成效显著
学生培养过程中,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推进个体发展。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激发其创造潜力,建成了一支有创造力、有温度、团结的团队。这些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所指导的研究生1人次获得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1人次获得ACM中国新星奖、1人次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次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次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3人次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生、4人次获得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学位论文、2人获得山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学位论文,5人次获得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个人先后获得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事迹二: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
(1)瞄准前沿,解决领域关键难题
一直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规模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内容分析与检索方面的前沿理论和应用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及重大横向等项目的支持。在理论创新方面,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问题,先后提出了面向机器学习离散优化问题的系列高效优化方法、面向海量数据的可扩展优化方法等系列模型。发表三高论文100余篇,包括IEEE TIP(10.08)、IEEE TKDE(8.9)、IEEE TCYB(9.4)、IEEE TMM(8.4)、TCSVT(8.3),CCF A类会议:AAAI、IJCAI、CVPR、WWW、SIGIR、MM等。近五年谷歌学术的H指数为29、i10指数为52、ESI高被引论文1篇。相关工作于2019年被山东大学主页报道,山大视点链接为:
(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021/118373.htm)。
(2)注重产学研结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注重产学研结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所做的产业支撑工作包括:(a)提出了一系列图文检测和识别模型,成功应用于相关领域的图像文字识别场景,成果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全国多个省份的2018-2024年的高考试卷识别和分析中。(b)开展了面向考试监控视频和智慧城市监控视频的目标检测和行为分析的研究。相关成果应用于考试监控与城市监控领域。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一等奖。相关成果作为核心技术支撑了合作企业成功上市,为教育领域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