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菁英班)专业培养方案(2024版)
(部颁专业代码080902)
一、专业简介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是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首批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21年入选首批33所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名单。根据习近平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指示,并遵循学校十四五规划中创新提升“双一流”建设,重塑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要求,软件学院结合每年在学校具有优势的“智能建造与智慧工程”等“双一流”交叉学科中招收选拔一批使命担当、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通过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秉持“开拓创新,改革示范,育人为本,能力为重,面向产业,走向世界”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瞄准国家重大软件战略需求,突出“重基础、强实践、引创新、遵标准”的办学特色,使其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追求卓越、基础扎实、科研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重点领域重要创新人才,从而为国家工业软件重大战略科技领域输送卓越工程领军后备人才。菁英班招生采用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组织多学科交叉遴选和本科转专业时择优完成选拔。选拔的方式将由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行业专家组成选拔小组共同遴选。
二、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面向国家重大软件技术产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系统掌握面向工业软件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需求分析、建模方法、系统及工业软件设计及开发技能,具备良好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工程管理与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高端工业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科研创新、组织协调、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一流的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技术和管理的领军人才。
三、毕业要求
根据山东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软件工程问题。
1.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表述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2 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大型工业软件组织和编程求解;
1.3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推演和分析;
1.4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具有系统、完整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训练及实践经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复杂软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新需求与内涵,分析主要环节、关键技术与指标;
2.2 能够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方法正确表达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3 能够认识到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主动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分析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因素,评价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软硬件组件或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复杂工程应用的设计全流程,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能够根据应用需求设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3.2 能够根据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应用的特定需求,设计/开发满足要求的系统、模块;
3.3 能够在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应用的设计/开发中,主动考虑多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技术应用,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在设计/开发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根据问题特性,设计实验方案,选择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工具软件,搭建实验平台;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3 能对实验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软件工程工具和软硬件开发工具,包括对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应用中的多源数据采集、计算模拟等环节的现代仪器设备、工具软件和专业模拟软件、信息数据资源的运行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选择与综合应用恰当的仪器、软件、数据,对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与预测、计算与模拟;
5.3 能够分析现代工具在解决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时的局限性,并利用专业知识对现代工具进行扩展开发。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分析和评价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等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能够了解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理解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 能够分析、合理评价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在解决方案中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7.3 能够理解和评价安全与隐私问题对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身心健康,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和遵守道德规范,特别是能够在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个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实践中自觉遵守;
8.3 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具备独立承担工作的意识与能力,并能够与不同学科的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 能够作为团队负责人,组织、协调和指挥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软件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复杂工程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并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热点应用与发展趋势,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 具备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能利用外语对专业问题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了解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工程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掌握对应的管理与决策方法;
11.2 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包括模拟环境),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够认识到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对社会各行业发展的赋能,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四、核心课程设置
菁英班在软件工程国家一流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工业软件特色必修课包括工业软件导论、 工业软件数学基础、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工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特色限选课包括智能制造技术、计算机图形学、ERP原理与应用、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主要专业实验包括:
独立实践课程: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认知、工业软件创新设计;
课内实践课程: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工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技术、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
六、毕业学分
180学分(专业培养计划160学分,重点培养计划12学分,创新实践计划4学分,拓展培养计划4学分)。
七、学制
标准学制:4年
弹性修业年限:3至6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九、软件工程(大型工业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菁英班)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一)专业培养计划--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类别 |
课程号/组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备 注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实践 周数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sd028107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8 |
|
|
|
考试 |
6 |
|
sd0281087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56 |
40 |
|
16 |
|
考试 |
6 |
|
sd0281088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56 |
40 |
|
16 |
|
考试 |
4 |
|
sd0281086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56 |
40 |
|
16 |
|
考试 |
1 |
|
sd02810850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56 |
40 |
|
16 |
|
考试 |
2 |
|
00070 |
大学英语课程组 |
8 |
256 |
128 |
|
64 |
|
考试 |
1-4 |
课外64学时 |
sd02910630 |
体育(1) |
1 |
32 |
|
|
32 |
|
考查 |
1 |
|
sd02910640 |
体育(2) |
1 |
32 |
|
|
32 |
|
考查 |
2 |
|
sd02910650 |
体育(3) |
1 |
32 |
|
|
32 |
|
考查 |
3 |
|
sd02910660 |
体育(4) |
1 |
32 |
|
|
32 |
|
考查 |
4 |
|
sd06910010 |
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
|
|
考试 |
2 |
|
sd090101C0 |
形势与政策(1) |
0 |
8 |
8 |
|
|
|
考试 |
1 |
|
sd090101D0 |
形势与政策(2) |
0.5 |
8 |
8 |
|
|
|
考试 |
2 |
|
sd090101E0 |
形势与政策(3) |
0 |
8 |
8 |
|
|
|
考试 |
3 |
|
sd090101F0 |
形势与政策(4) |
0.5 |
8 |
8 |
|
|
|
考试 |
4 |
|
sd09010200 |
形势与政策(5) |
0 |
8 |
8 |
|
|
|
考试 |
5 |
|
sd09010210 |
形势与政策(6) |
0.5 |
8 |
8 |
|
|
|
考试 |
6 |
|
sd090101A0 |
形势与政策(7) |
0 |
8 |
8 |
|
|
|
考试 |
7 |
|
sd090101B0 |
形势与政策(8) |
0.5 |
8 |
8 |
|
|
|
考试 |
8 |
|
应修小计 |
31 |
752 |
432 |
|
256 |
|
|
|
|
应修说明 |
软件学院不修计算思维。 |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
00100 |
科技素养 |
2 |
32 |
32 |
|
|
|
考查 |
1-8 |
任选2学分 |
00110 |
人文素养 |
2 |
32 |
32 |
|
|
|
考查 |
1-8 |
任选2学分 |
00120 |
艺术审美 |
2 |
32 |
32 |
|
|
|
考查 |
1-8 |
任选2学分 |
00130 |
生命健康 |
2 |
32 |
32 |
|
|
|
考查 |
1-8 |
任选2学分 |
应修小计 |
8 |
128 |
128 |
|
|
|
|
|
|
应修说明 |
每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共至少修读8学分。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00090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组 |
2 |
32 |
32 |
|
|
|
考查 |
1-8 |
任选2学分 |
|
通选类国际化课程 |
2 |
32 |
32 |
|
|
|
|
|
|
应修小计 |
4 |
64 |
64 |
|
|
|
|
|
|
应修说明 |
|
通识教育课程合计 |
43 |
944 |
624 |
|
256 |
|
|
|
|
|
|
|
|
|
|
|
|
|
|
|
|
|
(二)专业培养计划--专业教育课程
课程类别 |
课程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备 注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实践 周数 |
专业教育课程 |
学科平台基础课程 |
sd00920120 |
高等数学(1) |
5 |
80 |
80 |
|
|
|
考试 |
1 |
|
sd03020980 |
线性代数 |
3 |
48 |
48 |
|
|
|
考试 |
1 |
|
sd00920130 |
高等数学(2) |
5 |
80 |
80 |
|
|
|
考试 |
2 |
|
sd01020140 |
大学物理 |
4 |
64 |
64 |
|
|
|
考试 |
2 |
|
sd03022A80 |
离散数学(双语) |
4 |
64 |
64 |
|
|
|
考试 |
2 |
|
sd03020250 |
概率与统计 |
3 |
48 |
48 |
|
|
|
考试 |
3 |
|
应修小计 |
24 |
384 |
384 |
|
|
|
|
|
|
专业基础课程 |
sd03032340 |
新生研讨 |
1 |
16 |
16 |
|
|
|
考查 |
1 |
|
sd03010371 |
计算机引论(双语) |
2 |
32 |
32 |
|
|
|
考试 |
1 |
|
sd03032480 |
高级程序设计(双语) |
4 |
72 |
56 |
|
16 |
|
考试 |
1 |
|
sd03022AC0 |
高级程序开发(双语) |
1.5 |
48 |
|
48 |
|
|
考查 |
2 |
|
sd03032AD0 |
人工智能基础 |
2 |
32 |
32 |
|
|
|
考试 |
2 |
|
sd03030400 |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
4.5 |
80 |
64 |
16 |
|
|
考试 |
3 |
|
sd03030721 |
数据结构(双语) |
4.5 |
80 |
64 |
|
16 |
|
考试 |
3 |
|
sd03032840 |
工业软件导论 |
1 |
16 |
16 |
|
|
|
考查 |
3 |
|
sd03022BC0 |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课程设计 |
1.5 |
48 |
|
48 |
|
|
考查 |
4 |
|
sd03032850 |
工业软件数学基础 |
3 |
48 |
48 |
|
|
|
考试 |
4 |
|
sd03030151 |
操作系统(双语) |
4.5 |
80 |
64 |
|
16 |
|
考试 |
4 |
|
sd03022B70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双语) |
1.5 |
48 |
|
48 |
|
|
考查 |
4 |
|
sd03022A90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双语) |
1.5 |
48 |
|
|
48 |
|
考查 |
5 |
|
应修小计 |
32.5 |
648 |
392 |
160 |
96 |
|
|
|
|
应修说明 |
|
专业核心课程 |
sd03030460 |
面向对象开发技术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3 |
|
sd03030751 |
数据库系统(双语) |
4.5 |
80 |
64 |
|
16 |
|
考试 |
4 |
|
sd03032051 |
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 |
3 |
48 |
48 |
|
|
|
考试 |
4 |
|
sd03030361 |
计算机网络(双语) |
4.5 |
80 |
64 |
|
16 |
|
考试 |
4 |
|
sd03032B60 |
认识实习 |
2 |
64 |
|
|
64 |
2 |
考查 |
5 |
|
sd03030561 |
软件工程(双语) |
3.5 |
64 |
48 |
|
16 |
|
考试 |
5 |
|
sd03032BB0 |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
1.5 |
48 |
|
48 |
|
|
考查 |
5 |
|
sd03032910 |
工业人工智能技术 |
2.5 |
48 |
32 |
|
16 |
|
考查 |
5 |
|
sd03031220 |
软件测试技术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6 |
|
sd03031230 |
软件项目管理 |
2 |
32 |
32 |
|
|
|
考试 |
6 |
|
sd03032900 |
工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6 |
|
sd030328E0 |
工业软件创新设计 |
4 |
128 |
|
|
128 |
4 |
考查 |
6 |
|
sd03032BA0 |
软件工程综合实践 |
2 |
64 |
|
|
64 |
|
考核 |
6 |
|
sd03032AA0 |
毕业论文(设计) |
12 |
384 |
|
|
384 |
|
考查 |
8 |
|
应修小计 |
49 |
1184 |
384 |
48 |
752 |
6周 |
|
|
|
应修说明 |
|
专业限选课程 |
sd03030321 |
计算机图形学(双语) |
3.5 |
64 |
48 |
|
16 |
|
考试 |
5 |
|
sd030328C0 |
ERP原理与应用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5 |
|
sd03032B00 |
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 |
3 |
64 |
32 |
|
32 |
|
考查 |
6 |
|
sd030328F0 |
智能制造技术 |
2 |
36 |
28 |
8 |
|
|
考试 |
6 |
|
应修小计 |
11 |
212 |
140 |
8 |
64 |
|
|
|
|
应修说明 |
|
专业任选课程 |
sd03030070 |
LINUX应用 |
1.5 |
32 |
16 |
|
16 |
|
考试 |
1 |
|
sd03032400 |
C++程序设计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2 |
|
sd03030090 |
Web技术 |
3 |
64 |
32 |
|
32 |
|
考试 |
3 |
|
sd03032BE0 |
算法设计实践 |
2 |
64 |
|
|
64 |
|
考查 |
3 |
|
sd03031710 |
众智科学与网络化产业 |
2.5 |
48 |
32 |
16 |
|
|
考试 |
4 |
|
sd03031310 |
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4 |
|
sd03032350 |
信息检索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4 |
|
sd03032470 |
网络攻击与防范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5 |
|
sd03032490 |
计算机视觉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5 |
|
sd03031020 |
信息安全导论 |
3.5 |
64 |
48 |
|
16 |
|
考查 |
5 |
|
sd03030141 |
编译原理与技术(双语) |
3.5 |
64 |
48 |
|
16 |
|
考试 |
5 |
|
sd03031441 |
数值计算(双语) |
3 |
64 |
32 |
|
32 |
|
考查 |
5 |
|
sd03030210 |
多核平台上的并行计算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6 |
|
sd03031130 |
服务开发技术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6 |
|
sd03032100 |
区块链原理与技术 |
2 |
32 |
32 |
|
|
|
考试 |
6 |
|
sd03032060 |
数据可视化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6 |
|
sd03032270 |
大数据安全 |
2 |
32 |
32 |
|
|
|
考试 |
6 |
|
sd03030620 |
软件开发解决方案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7 |
|
sd03032450 |
实践与综合设计(校内) |
6 |
192 |
|
|
192 |
|
考查 |
7 |
|
sd03032430 |
实践与综合设计(校外) |
6 |
192 |
|
|
192 |
|
考查 |
7 |
|
sd03031700 |
数据化企业 |
1 |
16 |
16 |
|
|
|
考查 |
7 |
|
sd03032230 |
密码工程 |
2.5 |
48 |
32 |
|
16 |
|
考试 |
7 |
|
应修小计 |
0.5 |
16 |
|
|
16 |
|
|
|
|
应修说明 |
修读课程不受分类学时限制 |
专业教育课程合计 |
117 |
2444 |
1300 |
216 |
936 |
6周 |
|
|
|
|
|
|
|
|
|
|
|
|
|
|
|
|
(三)重点提升计划、创新创业计划、素质拓展计划(共20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号/组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备 注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实践 周数 |
重点 提升 计划 |
sd072201A0 |
“大思政”社会实践(1) |
1 |
28 |
4 |
|
24 |
|
考查 |
2 |
|
sd072201B0 |
“大思政”社会实践(2) |
0.5 |
16 |
|
|
16 |
|
考查 |
4 |
|
sd072201C0 |
“大思政”社会实践(3) |
0.5 |
16 |
|
|
16 |
|
考查 |
6 |
|
sd09310010 |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 |
2 |
40 |
24 |
|
16 |
|
考试+考查 |
1 |
|
sd02810590 |
四史教育系列专题 |
1 |
16 |
16 |
|
|
|
考试 |
2 |
|
sd0781022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32 |
|
|
|
考试 |
1 |
|
sd07110120 |
生涯发展:学业职业目标养成 |
1 |
20 |
12 |
|
8 |
|
考查 |
2 |
|
sd06910050 |
军事技能 |
2 |
168 |
|
|
168 |
|
考试 |
1 |
|
sd070109A0 |
劳动实践(劳育) |
1.5 |
40 |
8 |
|
32 |
|
考查 |
2 |
|
sd072101F0 |
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课(劳育) |
0.5 |
8 |
8 |
|
|
|
考查 |
1 |
|
应修小计 |
12 |
384 |
104 |
|
280 |
|
|
|
|
应修说明 |
|
创新 创业 计划 |
稷下创新 |
稷下创新 |
2 |
32 |
32 |
|
|
|
|
|
|
齐鲁创业 |
齐鲁创业 |
2 |
32 |
32 |
|
|
|
|
|
|
应修小计 |
4 |
64 |
64 |
|
|
|
|
|
|
应修说明 |
共4学分,可任选模块修满4学分 |
拓展 培养 计划 |
00200 |
学术创新 |
2 |
64 |
|
|
64 |
|
考查 |
1-8 |
|
00210 |
文化艺术 |
2 |
64 |
|
|
64 |
|
考查 |
1-8 |
|
00220 |
社会服务 |
2 |
64 |
|
|
64 |
|
考查 |
1-8 |
|
00230 |
身心健康 |
2 |
64 |
|
|
64 |
|
考查 |
1-8 |
|
应修小计 |
4 |
128 |
|
|
128 |
|
|
|
|
应修说明 |
至少选2个模块,每模块最多计2学分 |
重点提升计划、创新创业计划、拓展培养计划合计 |
20 |
576 |
168 |
|
408 |
|
|
|
|
(四)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号/组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备 注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实践 周数 |
大学 英语 课题 组 |
sd03119A82 |
新工科综合英语(1)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1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C2 |
科技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3-4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D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文解读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3-4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02 |
跨文化交际与全球胜任力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3-4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92 |
大学基础英语(1)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1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A2 |
大学基础英语(2)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2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72 |
大学基础英语(3)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3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82 |
大学基础英语(4)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4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40 |
大学日语(1) |
2 |
32 |
32 |
|
|
|
考试 |
1 |
|
sd03119B20 |
大学日语(2) |
2 |
32 |
32 |
|
|
|
考试 |
2 |
|
sd03119B30 |
大学日语(3) |
2 |
32 |
32 |
|
|
|
考试 |
3 |
|
sd03119B10 |
大学日语(4) |
2 |
32 |
32 |
|
|
|
考试 |
4 |
|
sd03119BE2 |
通用学术英语(1)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1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F2 |
通用学术英语(2)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2 |
课外学时16 |
sd03119B53 |
日语(小语种1) |
4 |
64 |
64 |
|
|
|
考试 |
1 |
|
sd03119B63 |
日语(小语种2) |
4 |
64 |
64 |
|
|
|
考试 |
2 |
|
sd03119A72 |
新工科综合英语(2) |
2 |
64 |
32 |
|
16 |
|
考试 |
2 |
课外学时16 |
应修小计 |
8 |
256 |
128 |
|
64 |
|
|
|
|
应修说明 |
课外学时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