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才培养专业介绍 正文

山东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20修订版)

【 发布日期:2020-09-06 】    作者:徐延宁

专业代码:080906

一、专业简介

山东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依托软件学院建设。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是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于2001年成立,2007年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11位,2016年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成绩B+,学科ESI排名全球前1%。

2007年本专业开始招生,同年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获批,2013年成立数字媒体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该领域国内唯一教育部研究中心,2019年成立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培养智能媒体时代高水平人才。

本专业以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面向智能媒体与数字孪生时代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培养重数学建模基础,厚图形图像算法与系统实现能力,具备虚拟现实、媒体智能领域工程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工程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高新技术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就业质量与薪资水平名列前茅。

本专业按照软件大类招生,招收理工科学生,一年级结束后转专业。

二、培养目标

具备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数字媒体工程实践与前沿研究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经济转型;

能够系统的运用数学与软件理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工具,按照工程应用思维,设计、开发数字媒体支撑软件或应用系统;

能够针对数字媒体领域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有效利用新技术优化传统流程或者发现新问题、新应用;

能够主动跟踪、学习数字媒体技术相关领域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具备多学科融合条件下的团队协作能力。

毕业五年后,能够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或者企业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胜任数字媒体核心技术研究或支撑软件开发工作。

三、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以及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技能与工具,解决数字媒体支撑软件或应用在设计实现、运行优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软件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系统、模块或流程,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数字媒体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构建模型、推导算法、组织数据、设计实验、优化结果,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使用媒体创作、虚拟现实、资源管理等软件工具,进行功能设计开发或二次开发定制。

6.工程与社会:能够评价数字媒体领域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自身应承担的责任,杜绝自身的作品、应用或研究成果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民族文化习惯等。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数字媒体技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数字媒体技术系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数字媒体系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能够以工程化思维管理数字媒体项目复杂流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寻找技术、传媒、艺术跨领域融合的最优方法。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其中,人文社科类知识讲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专业实验和实践完成以及特殊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来完成。素养和能力培养,除了通过高阶的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外,还将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素质拓展计划,以及学术报告、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等共同完成。

四、核心课程设置

学科平台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离散数学,大学物理;

基础课程包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三维内容创作;

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动画、机器学习、计算机网络;

两个专业方向为:虚拟现实,数字创意。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课程实验: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限选课均安排课程内实验。

实验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人机交互课程设计、机器学习课程设计、专业方向实训等,分别安排在第2学期到第6学期。

(校内校外)实践与综合设计,项目实训/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以及拓展培养计划。

六、毕业学分   

160学分

七、标准学制   

4年

允许最长修业年限 6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特色与优势

高水平学科平台带动国内顶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依托数字媒体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山东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等高水平学科平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产业前沿需求,培养综合利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解决数字媒体应用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国内顶尖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重理论基础、强技术实验、宽应用实践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数字媒体应用面宽,重交叉融合的特征,在本科阶段,首先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与软件理论基础、熟练的软件编程与媒体数据处理技术,从而具备数字媒体核心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核心竞争能力;进而通过文化教育、新闻传播、虚拟现实或者科学数据可视化等应用领域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跨领域知识,针对产业需求,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更扎实理论基础、更强的工程能力、更系统的思维模式。

把握数字媒体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培养方案与时俱进。面向媒体由数字化向移动互联传播、内容智能化生成的新趋势,积极探索新趋势下引发的数字媒体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新技术驱动下数字媒体的未来发展。本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指导,以目标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专业培养方案,注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IT企业合作,协同建立合作在线课程,保持专业课程的前沿性、动态性,拓宽学生培养的技术深度和前沿性。

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将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先进技术、校内网软硬件资源与数媒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紧密集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参与了《数字媒体与文化创意社区综合支撑平台》、《飞翔影院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真实感动漫渲染系统研究与应用》、《面向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VR系统》、《大型全景互动系统及其应用示范-动态场景的实时虚实融合技术》等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点项目。

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共计130人,其中14人进入佐治亚理工,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外大学读研;41人进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北理工等高校读研,其中,2010级本科学生赵海森在数字媒体中心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习,获得2019年度CCF优秀博士论文奖;学生应聘到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包括腾讯游戏、网易游戏等数媒应用典型行业以及阿里巴巴、百度、浪潮等IT行业(30%)。